苏州市干将路303号创意产业园

0512-3565 6563

Jackjones@kuaidata.com

联系客服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管理式网络

服务:

400 651 8888

微软云服务:

400 089 2448

markjune@kuaidata.com

内容分布式网络服务:

400 811 0278

云集成与合作:

cloud@kuaidata.com

公司新闻

打造“一体两翼”产业格局,苏州胜网打造高效智算数据中心

2022-10-09

      经历了十多年时间的摸索实践后,苏州胜网确立了“一体两翼”新战略——“一体”是指该公司IDC数据中心板块,定位于未来的主体业务;“左翼”则是指云网融合(多云+超融合私有云),定位于基石业务;“右翼”是指公司网络安全创新服务板块(SD-WAN组网,数据安全),定位于实现政府单位网络安全运维优化,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安全便捷高效


      


       事实上,算力网络在业界提出已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业内不少人对于算力网络和云网融合间的关系并不清晰。产业数字转型的加速,推动了云网协同,随着产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数据变得越来越庞大,尤其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业务广泛落地,更是加剧了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云和网全面逐渐走向融合,“云网融合”诞生。

       后来,因为边缘计算的出现,云计算已经不能完全代表算力,和“云”有关的词,逐渐变成了“算”。融合是现阶段的动作,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算网一体”。一体后的“算网”,就是“算力网络”。“可以说,云网融合为算力网络提供了必须的云网基础能力,算力网络则是云网融合的升级,云、网、边、端、算开始全面融合。”   

      算力网络的核心特征,是实现了对算力资源、网络资源的全面接管,可以让网络实时感知用户的算力需求,以及自身的算力供给状态。算力网络可以调度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算力资源,为用户服务。

        超级计算、智能计算、通用计算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学与基因工程、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生活等都将极大促进算力网络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苏州胜网加快了算力网络建设,加码布局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苏州胜网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高安全数据中心提供商,公司拥有10年以上IDC行业运营管理经验,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及周边城市建设8大数据中心,于全国10多个城市运营20多个数据中心,拥有机柜数量超3万架,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形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数据中心集群。胜网科技已建立以北上广深数据中心集群为基础、超算和智算两大平台为载体的跨区域云网协同、算网融合的算力服务能力,并在算力、算法、数据和应用资源协同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其中,原力超算平台是一种性能高、稳定强、易操作、大容量的公共高性能计算云服务,用户通过云平台即可获得所需算力,而无需自己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苏州胜网超算平台将高性能计算物理集群封装为可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的算力应用平台,提供低门槛、弹性、安全、便捷的公共高性能算力服务,以超优的服务让使用者更专注于应用运算。

        应用苏州胜网超算平台可以为用户的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开发按需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在保障核心数据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同时提供灵活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将算力、数据、算法、应用市场等核心要素整合在统一平台进行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

       此外,胜网科技还拥有面向开发者的基于容器的GPU算力服务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和部署应用,提升开发效率。平台基于容器的serverless架构理念,用户不用担心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只需动态申请应用需要的资源。且只需为容器所使用的资源付费。


算网建设任重道远 胜网科技10余年征程不忘初心


       作为一个成立10多年的数据中心企业,经历过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十多年,历经行业的竞争而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苏州胜网是有其文化和价值的。 长久以来,胜网科技始终本着以客户为中心,贴近用户需求,帮助客户信息化转型,聚焦于企业信息化转型和数字化改造,以数字服务驱动产业化升级。

       据悉,目前有孚网络的业务覆盖政企、金融、互联网、新零售、教育、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领域,已为10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算力网络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挑战,算力网络建设和运营是一个战略性宏伟的目标,但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产业层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的原因集中体现在技术架构复杂不统一,要满足算力一体化需求,需要算力的无缝分布式使用,业界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另外算力本身存在着位置分散、能力各异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导致算力存在度量困难,从而影响构建算力使用的结算体系,进一步损害产业发展,因此,做好算力感知、算力建模及算力评估是关键。

      另外一个是安全问题,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物理设施、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可能会面临多重风险。因此,如何在数据开放共享、大范围多方融合应用的需求和场景下实现端到端的安全,需要技术突破和政策制定、产业界生态合作等多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