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干将路303号创意产业园

0512-3565 6563

Jackjones@kuaidata.com

联系客服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管理式网络

服务:

400 651 8888

微软云服务:

400 089 2448

markjune@kuaidata.com

内容分布式网络服务:

400 811 0278

云集成与合作:

cloud@kuaidata.com

公司新闻

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4-07-15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代表,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承载着海量数据,为互联网数据交换、计算分析、存储共享等提供算力服务的物理载体,是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发展,带动新场景、新应用的内容不断丰富,行业数据量的需求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产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一、数据中心产业积极构建多流协同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渗透,数据中心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全面演进,集约化、边缘化、多元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共算力服务体系越发成熟,推动全社会算力获取成本逐渐降低,整体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数据中心集约化趋势显著,数据中心集群加速形成

      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牵引下,数据中心建设呈现出东西部更加均衡、规划集约化和集群化部署的特点。目前,全国共规划部署了 8 个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布局了 10 个数据中心集群。同时,市场需求驱动和算力供给导向也在向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从需求侧看,集团企业、互联网企业、政府机关的海量数据分析需求,大中型行业客户的专属云需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用云需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发达地区,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发展。从供给侧看,随着国家“东数西算”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东部土地、能耗资源越发紧张的发展趋势,数据中心产业布局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迁移的流动趋势。集群化、集约化加速发展,一方面使得数据中心能够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规模算力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带动数据中心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

低时延、高速率业务需求快速膨胀,边缘数据中心发展势头迅猛

      5G+AIoT 技术不断成熟,自动驾驶、元宇宙、智能工厂等应用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需要更快的速度去处理数据,并及时将处理结果输出。这就对网络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边缘数据中心的发展概念。边缘数据中心靠近用户侧建设,可以部署在工厂厂房、车间等,由于这些位置相对狭小,配套不够完善,边缘数据中心硬件规模往往较小。边缘数据中心具有预制化、便捷化等特点,靠近用户快速部署,有效解决了网络传输带来的时延问题,实时提供算力支持,满足用户侧低时延、高敏捷、大数据量的应用场景需求。随着 AI 大模型、工业互联网、数字城市等复合型应用场景的不断成熟,加上智能终端、传感设备、感知设备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边缘数据中心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边缘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多样化算力需求场景不断涌现,新形态、专业型数据中心持续发展

      以大数据、AIGI、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要求数据中心的发展既要满足用户低时延、体验好的业务诉求,又要应对土地紧缺、能源供给、能耗指标等方面的挑战。除了主流数据中心朝着大集群、轻边缘的两极化方向发展之外,市场也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形态的数据中心,以满足某些特殊场景的需求。例如 EDA 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太空数据中心等。

      EDA 数据中心:在芯片设计制造环节中,经常需要大内存、高主频的算力和高性能的存储作为支撑,一般在流片生产阶段存在 3 ~ 6个月的峰值算力需求,只有云端弹性算力才能有效满足。EDA 数据中心往往需要搭建专用的硬件仿真器,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结合灵活的付费模式、云端弹性算力,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 IT 投入和运维成本,提高芯片设计和验证的效率与质量,大幅缩短芯片制作时间。

       海底数据中心:考虑到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制冷所需的能耗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为了降低能耗,把数据中心沉入沿海海底,借助流动的海水进行降温,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解决方案之一。海底数据中心基本上不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资源消耗极少,能效利用率高,具备诸多陆地数据中心不具备的优势。同时,全球主要的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均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部署海底数据中心能够有效缩短数据传输距离,降低时延,满足低时延业务的需求。

      太空数据中心:随着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技术的进步,太空作为卫星通信和无人值守计算的理想地点,逐渐成为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地点。数据中心“上天”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太空中充足的太阳能对自身进行补能,减轻能源供给压力;二是提高太空数据的利用和传输效率,减少卫星与地面间直接传输,降低数据损耗;三是数据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数据传输中的干扰和拦截风险。

二、数据中心产业朝着绿色、先进、智能的方向发展

      数据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经成为国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将消耗全球总电量的 3%~5%,在碳排放方面与航空业持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我国多个城市先后根据当地情况制定明确的数据中心准入要求,推动数据中心的产业标签从高能耗逐渐转向绿色发展使能器。北京要求新建的数据中心 PUE 应符合 1.2 的准入值;上海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的 PUE 不高于 1.3,枢纽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25 以下;广东深圳提出新建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25 以下。

      严格的 PUE 限制促进数据中心以发展绿色节能高效为导向,朝着融合技术创新、模块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促进新型制冷技术、绿色能源的应用、智能化动态运维等手段与 IT设备的运行情况紧密结合,推动 PUE 的进一步下降。预计到 2030 年,PUE 进入 1.0x 时代,帮助减少全球总碳排放的 20%,促进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零碳目标。

      未来,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全面铺开,通信网、能源网、算力网、感知网“四网融合”加速推进,制冷散热、绿色供能、动态运维等创新技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将从封闭孤立、粗放式能源管理转向算网协同、智能化能源管理发展,持续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